内容摘要:李煜画像李煜(937—978)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山隐士、钟峰隐者、钟峰白莲居士、莲峰居士等,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。他“为人仁孝,善属文,工书画,而丰额骈齿,一目重瞳子”。由于五个兄长皆早亡,李煜以次封吴王。后周时李璟已臣服,北宋建立后继续纳贡称臣,奉北宋正朔。建隆二年(961),李璟立李煜为...
李煜画像
李煜(937—978)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山隐士、钟峰隐者、钟峰白莲居士、莲峰居士等,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。他“为人仁孝,善属文,工书画,而丰额骈齿,一目重瞳子”。由于五个兄长皆早亡,李煜以次封吴王。后周时李璟已臣服,北宋建立后继续纳贡称臣,奉北宋正朔。建隆二年(961),李璟立李煜为太子,自己迁居南都洪州(今江西南昌)而让李煜留在金陵监国。六月李璟病死,25岁的李煜继位为南唐国主,世称李后主。
李煜一共做了14年多的小皇帝,在位期间对北宋卑躬屈节,不断以金帛珠宝结宋朝皇帝的欢心。史载:“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,必遣使犒师修贡。其大庆,即更以买宴为名,别奉珍玩为献。吉凶大礼,皆别修贡助。”
李煜的一生,作为一国之主,他疏于治国,虽然也实行过某些轻赋宽刑的仁政措施,却不能知难而进持之以恒;面对北宋强兵压境虽坚持抵抗一年有余,终于不免为亡国之君。然而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则是历代帝王中所罕见,尤其是他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他的早期作品承晚唐以来的“花间派”词风,绮丽柔靡;后期写亡国之痛,感伤哀婉,撼动人心。王国维评论说: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。”李煜是五代时期词坛最耀眼的星辰,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冲破了“花间派”的樊篱,开创了一个词史上的新时期。
李煜在艺术方面,也有很高的成就。书画他能书善画,对其书法:陶谷《清异录》曾云:“后主善书,作颤笔樛曲之状,遒劲如寒松霜竹,谓之‘金错刀’。作大字不事笔,卷帛书之,皆能如意,世谓‘撮襟书’”。对其的画,宋代郭若虚的《图画见闻志》曰:“江南后主李煜,才识清赡,书画兼精。尝观所画林石、飞鸟,远过常流,高出意外”。惜无书画传世于后。